一、背景:一封邮件
您好!我是XXX报记者。我们在采访中遇到一个初二年级的男孩,他因为在校期间表现很差,经常和老师和学生发生肢体冲突,因此被老师和学生孤立,他因此出现了自残行为。我们见到孩子的时候,他手里离不开手机,很少愿意与人面对面的交流。
二、了解大概情况,基本分析
经过进一步交流,了解到如下基本情况:(隐私减少,只讲常识)
孩子没上过幼儿园,在上学以前很少接触同龄人。家长说是丢过两次,曾经掉进过坑道,生命垂危。
孩子6岁上小学,好动,曾经和同学发生过肢体冲突。
9岁开始,父母开始闹离婚,11岁那年,父母正式离婚。因为家庭原因,孩子和父亲的关系非常紧张。之后,母亲未再婚。孩子很黏自己的母亲。母亲目前与其他男子同居,孩子与这个准继父的关系也很不好,反而开始亲近自己的亲生父亲。
未参加活动原因:孩子说,老师和同学没告诉他有集体活动这回事,他主动去问也被拒绝了。家长是路过学校的时候发现孩子没上课,在操场打球才发现孩子没能参加活动。之前孩子没和家人说。班级的集体活动是在午自习通知的,孩子午自习一般都不在班级。
提及的“自虐”情况是:家长去学校问“为什么……”,母子感觉当值男老师有些怠慢,孩子猛击易碎物品伤害到了自己的身体,这个评估是“言语表达不明,解决不了问题时,发泄愤怒、自我攻击的表现。”
利用已知信息进行基本分析:
1、 孩子没上过幼儿园:意味社会化缺少,比一般孩子人际交往的能力发展推后,也错过了那个敏感期)
2、 丢过两次,曾经掉进过坑道,生命垂危:意味着可能疏于照顾,而孩子自身对方位、对自己与周遭的环境都缺乏适当的判断,更难做出适合的行为。可能缺乏归属感、缺乏安全感等,再次反映了与家长的互动贫乏,可能缺少“被爱”的感觉。
3、 孩子没上过幼儿园,在上学以前很少接触同龄人。家长出于对孩子“爱护”的决定,不但没有解决孩子自身能力需要提高的问题,反而更让孩子远离了人和人群,更没有机会去了解、认识、适应别人,也更难以锻炼、发展出社会化的能力。
三、非比回答记者的问题
1、一个学生在学校被老师和学生孤立会对他造成什么心理伤害?
被“孤立”的前提是人际关系问题,而人际关系问题与自身的心理发育水平、行为能力直接相关。很难说是“别人给造成的伤害”,还是“自身就欠缺某些能力”,这是一个相互的作用,但底层基础为先。
如果在一个学校团体中发生某位学生经常与同学相处不融洽、甚至发生肢体冲突,班主任老师应首先联系家长,向家长反映情况,并建议家长去寻求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帮助孩子提升社会功能水平。严重的情况需要到精神科医院就诊、医治。但如果老师没有向家长反馈,或是没有得到家长足够的重视,亦或是家校沟通不畅等无论任何原因,孩子这样不适应环境和人际的情况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专业帮助,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则会继续蔓延、扩大、恶化发展成为群体事件,对双方的成长都没有好处,对人身安全更是隐患。这是班主任、家长都需要重视的事情。
同时当事学生会感受到越来越糟糕的人际氛围,而无力挽回,一方面会更加愤怒、易激惹,却又无计可施、无能为力,产生更加强烈的负性情绪。当愤怒达到极点的时候,突然爆发则具有强大的攻击力和破坏力,对人对己都非常危险。另一方面,采取退缩、压抑、回避人际环境的策略,比如一些孩子看起来是身体生病、不能(想)去上学,辍学在家,其实大多是人际问题的退缩、退形表现,都需要及早注意和求助。所以,“被孤立”的前提是孩子社会功能不足,需要心理专业人员的介入帮助,使孩子与环境、团体向良性发展。
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解决孩子的问题上应该协调一致,各尽所能、完成责任。学校、老师解决问题的做法不仅仅是帮助一个学生,而是给整个学生团体做出怎样的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示范,而不是推出去了事。
家长则更应该考虑如何切实给到自己孩子提供科学有效的帮助,而不是让孩子在团体中磕磕绊绊找不到出路,最终总是会出问题,而问题还是要自己抗,那么,是包袱大好呢?还是包袱小好呢?
无论是否真的被“孤立”,只要孩子主观有“与人相处困难”这样的感受,都会在人际关系上遭遇困扰,都需要尽早寻求专业心理帮助,不要错过发展关键期。而青春期是最需要伙伴、情绪较冲动、行为较有攻击性的发展期,也是人格形成的最后可调整的时期,更需要家长、老师对孩子的不良发展趋势给以关注,尽早纠治。只有在进入小学、初中、高中等重要阶段前尽力解决了本阶段的人际问题,才可能顺利进入下一个发展阶段。而面对复杂的青春期——还有很多发展任务要在这个时期完成和最后修复、整合等,在青春期前帮助孩子改善人际关系,意味着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可以找到同龄的伙伴支持,这对于顺利度过青春期是非常重要的!
2、从目前这个孩子的情况看,他可能已经具有了哪些心理问题?目前采取什么方法能够消除对孩子的心理影响?
目前这个孩子处于受挫的惊恐中,应激状态。一方面需要去精神科医院做焦虑、抑郁、行为量表测查。严重的话可能需要药物治疗。另一方面需要尽早求助专业心理咨询师,评估孩子现在的心理状态、心理发育水平等,并进一步帮助他提升心智化能力、社会适应性,发展心理功能,尽早返回学校。
3、孩子造成了心理问题,主要是由谁造成的?学校还是家庭?
“心理问题”与“心理伤害”不都是来自于外部,却又与外部密切相关。团体中的问题更多的与某个个体与团体的适应情况、与他人的相处能力有关,通常是长期累加、失功能、进而功能紊乱,却得不到有效帮助的结果。
心理问题的形成首先与家庭有关:
1、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父母关系等对孩子发展人格都有非常大的影响。 孩子在没有父亲的单亲家庭中长大,如果因为缺少父爱、进而又与继父“争夺”妈妈,导致对男性(尤其是男权威)充满愤怒,容易与男性发生冲突,这是由家庭关系引发的移情反应。
2、孩子的心理发育水平、心理结构、心理功能等有失健全,会影响孩子的社会功能以及各方面的能力发展,会在自我管理、自我表达、情绪、行为和人际等方面表现出来。离异家庭的儿童失去父亲,更害怕失去母亲,来了继父会加重孩子的不安全感,更不容易与母亲分离、也将导致心理年龄偏低,相应的其他能力的发展也会收到限制,尤其以社交能力的发展更为突出。
家长、老师要尽早发现和寻求专业帮助,避免恶化和衍生更多的不良发展。
心理问题的形成虽与应激事件有关,但基础还是原生家庭和自身功能。无论是家庭或是学校、社会等环境中都可能发生。但应激事件也大多与以上家庭对一个人形成的人格基础相关。在本案例中,这个孩子小时候走失过2次、掉到坑道中等,一方面表现出其可能有某些自身功能欠缺、或是家庭照顾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也造成孩子对外界环境的担心、害怕,加之家长担心他再出事而没有送入幼儿园,一来使他对外界更加恐惧,可能常常保持在一个较高的应激水平,保持防御的自我保护状态。二来不上幼儿园与同龄小朋友接触,造成他与同龄人交往缺乏经验,既错过了关键期发展重要的心理功能,又缺乏社交技巧,显得无所适从,是他在群体中不适应的重要原因。
这一点在哈洛著名的恒河猴依恋关系实验研究中,可以看到不是在猴群中长大的猴子,进入猴群时的恐慌、退缩和攻击性。并且我们在实际的工作中,也看到由于生病、入园不适等各种原因而缺少幼儿园团体生活的儿童在进入小学等儿童团体环境时的不适,甚至在成年后继续影响工作的发展。这也是家长们特别需要注意、及早求助专业帮助发展的重要心理能力。从我们的实际工作经验看,年龄越小越容易改善,家长配合、持续努力,孩子们完全可以拥有美好的未来。
当然,一个人与一个环境所引发的真实经历并不只是这么简单,还有家庭环境、成长经历、家庭变故等等因素在起作用,影响着人与环境的协调、融合,不把这部分一直在潜意识里影响人行为的内在问题找到,表面的冲突和矛盾其实并没有彻底解决,需要进一步面对面去发掘、发展。
在这个案例中,可以看到孩子即使在没有参加团体活动的情况下,自己在篮球场打球,一方面他可能是用体育运动的方式进行自我调节,另一方面有可能真的对这个问题并没有觉察——就是回避了;妈妈在学校拒绝孩子入校的情况下,积极寻求媒体帮助等,都体现了积极面对冲突,寻求解决办法的正向能量。只是要认识到这并不只是简单的人际冲突,而背后孩子急需心理支持、需要科学专业的指导提升社会能力、心理功能的迫切需求是坚决不能再继续被忽视的。
孩子如何、怎样返回学校进入正常的学习生活,则需要对孩子进行专业评估、调整、在专业的儿童心理成长团体中训练,需要的话同时接受个别咨询的帮助心理成长。如果学校愿意配合和支持,孩子可在心理专家的陪伴下与老师、同学进行团体对话、重新审视、促成理解、接纳,化解矛盾和心结,将对孩子的问题有更客观、多层面的信息收集和理解,帮助孩子得到原有团体的接纳,同时孩子接受心理成长辅导,发展心智化能力,是有希望进步并健康成长的。而以往靠转学,或者如此案例用各种办法回到学校就读,其实质都没有从根本解决问题,一方面使自己进入更加艰难的处境,而问题并没有实质解决,孩子依然不知道怎样与人相处……另一方面,使整个团体成员再度陷入危险之中,或者说不明智的老师带领着孩子们或许正在更加进一步激化矛盾和冲突。
“问题”意味着有新的成长空间,也意味着爬起来就可以更坚强和有力量。承认孩子的不足和缺陷,解决“问题本身”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