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成长
在线测评
一对一咨询
备\孕\产期
婴幼儿
儿童
青少年

男孩幼儿园被拍裸照,专家提醒家长如何应对集体伤害事件

时间:2020-12-12 来源:非比儿童
近日,洛阳偃师市某幼儿园的一组照片被传到了朋友圈,照片中多名没穿衣服的小男孩摆出造型,引起了家长的不满。照片中,20多名小男孩脱光衣服,摆出爱心和太阳等造型。有家长无意间在朋友圈看到了孩子们的照片,感觉非常不舒服。几名家长在了解后得知,这组照片都是偃师市府店镇参驾店幼儿园的老师拍摄后上传网上的,事先并没有告知家长。有家长就此向媒体反映,对老师的做法表示很气愤,说老师不应该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照片发到网上,甚至指责老师变态。

幼儿园男童集体裸拍,你觉得是可爱还是变态?

拍片老师|初衷是为了性教育

  据了解,偃师市参驾店幼儿园在当地规模很大,有400多名学生。幼儿园的马老师承认,照片是由她拍摄并传到网上的,但她表示自己的初衷是好的。马老师说,照片拍摄时间在7月份,天气十分炎热,她当时还特意把女生安排到了其它教室。她表示,这也是有给孩子讲解性教育和做人道理的意思。

  马老师说,她当时觉得孩子们很可爱,所以才把照片传到了朋友圈。马老师说,她也看到了家长在网上的留言,有些言辞非常激烈。

  记者在班里见到了几名当时参与拍照的孩子,他们年龄太小,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面对家长的质疑,老师和幼儿园负责人进行了道歉。


 微博热议|老师的行为后果很严重

  照片在网络流传后,引起网友的激烈评论。除了对老师的行为表示不满外,有网友犀利指出,这事儿不是道歉就能解决了的,老师这样的教育法不妥,而且应当付法律责任。

  @睫毛控的小木:造型好别致……

  @起个名好伤脑筋哒:我勒个去,让孩纸从小就为所谓的艺术献身啊!

  @方方罗芳芳:性教育和做人的道理需要脱光衣服摆成桃心?我也是醉了。

  @我去好腻啊:如果事情是发生在美帝,这个“没恶意”的人渣能把牢底坐穿。

  @乔乔乔阿蓝:孩子们当时拍的时候就只是觉得好玩,现在一闹可能会多想了。

  @骑着野马的小男孩:太搞笑了吧,这位老师有没有文化啊?身为老师,应该有底线。

  @天蝎雷哥789:现在上个幼儿园都这么危险!

  @懵嗒嗒:对幼儿的性教育不是应该让他们了解身体构造后,懂得男女区别而不把生殖器官示人么?脱光拍照是几个意思,教孩子大胆的露么?

  @爱国爱家爱郭佳:这老师不是心理变态才怪。孩子长大得多阴影!

  @蜗牛声声慢:做老师的都不懂得尊重孩子的隐私和人权。

  @马每尤0911:讲解可以为什么要发网上,作为教师难道不知道有一种心理疾病叫恋童癖吗?


非比观点

性教育|不同年龄段的重点

  不管这次的集体裸拍是什么目的,然而老师声称的“性教育”出发点,也不像很多爸爸妈妈们想象中的“为时过早”,因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都有这方面的好奇和需要。一旦孩子提出相关的问题,你知道如何应对吗?

  2-5岁以内:让宝宝认识自己的身体

宝宝的自我意识越来越深入了,他们开始发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位。这时,粑粑麻麻可以先从眼睛鼻子耳朵开始,再到小屁股、生殖器官,引导宝宝一步一步认识自己的身体,让宝宝了解自己身体各个器官的功能。让宝宝知道男女有别,比如:麻麻有乳房可以给宝宝喂奶而粑粑没有;麻麻爱穿裙子而粑粑从来不穿……可以通过教宝宝看男女着装区别、外貌特征、说话的声音、动作作风等,让宝宝认识到男女性别上的区别,建立性别意识。

此时要特别注意孩子的性别身份认同,小女孩就要象小女孩的样子打扮,性格培养上注意倾向女性特点;男孩子要打扮成为男孩的样子,鼓励他学习男孩子的行为作风。不要因为父母或其他成人对孩子的性别期待而将孩子打扮为异性性别的形象,这会造成孩子在性别认同上的混乱,以及因为自己不是家长期待的性别而感到自卑、无价值感等。

  5-6岁:让孩子正确看待性器官

  这一时期的孩子逐渐开始分泌性激素,促使他们对生殖器开始感到好奇,会在同性中互相“研究”,也对异性的生殖器感到好奇和害羞。此时家长要注意给穿宽松、舒适的裤子,紧身裤会摩擦生殖器产生快感,而使得孩子可能会过早进入“性蕾期”、促进自慰或增加频次。

    这个时候,如果发现孩子自慰,家长应悄悄回避。如果相对频繁手淫,寻找时机,态度和蔼地问孩子是否有人曾经触碰过他的下体,无论男孩或者是女孩,都可能有被性侵的可能性。而千万不要责骂、侮辱孩子“不害臊””不要脸“等,这会严重挫败孩子的性心理,给自我认识、未来的性生活等带来极大地伤害。

    如果成年人能够大大方方地与孩子谈论性器官、生殖等问题,将大大减少孩子压抑出心理问题的几率。但是,成人与孩子谈性,要注意分寸、尺度,语言简练、用词标准、一本正经地认真对待,不要拿成年人的黄色笑话、市井用语等与孩子谈论,比如"小弟弟找小洞洞“等,反而会给单纯的孩子带去更多困惑、烦恼。

专家提醒

     创伤事件不仅仅指被害事件本身,更包括受到伤害后是怎样被对待的。其中主要抚养者的态度和反应,将是儿童认识、理解创伤事件的重要参照。孩子们从亲人们的反应里判断"自己怎么了?""自己发生了什么?”,从而给自己的这个行为定义:我被虐待了、我被脱光拍照——干了一件非常羞耻的事……还是我参与了一件很特别、很有创意的事……这个不妨参照电影《美丽人生》中爸爸的做法。

   其实,在这个事件中,孩子是无辜的,也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大人心中即使再不爽,也不要对孩子有任何微词、指责、教导等,孩子一点儿错都没有,无需教育。

   对于老师,近年对幼师虐童的曝光使得家长焦虑很多。致使一些事件即使是扑风捉影,家长们也如临大敌,马上与老师翻脸。要知道,无论发生什么,幼儿园是孩子离开家庭,步入社会的第一个环境,老师是除了家人以外的第一个与孩子最亲、最有关系的一个人,所以是否要破坏这个师生关系、是否要在孩子面前诋毁这个人、甚至要不断地询问、质疑孩子与老师的互动等,都是对这段情感的严重破坏,让孩子安全感、对外界的信任感等大打折扣。尤其是如果是家长猜测而来的非事实,则对孩子伤害更大,让老师在孩子内心建立起来的一切受到动摇和质疑,混乱了孩子的认知,一定会影响孩子日后的人际发展。


 幼儿园发生虐童事件,家长怎么办?

1、孩子是当事人的,尽快寻求专业帮助。孩子不是直接当事人的,观察孩子反应是否异常,也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2、根据情况,选择让孩子继续入园,或者让孩子远离幼儿园群体。比如某针扎事件,事态扩大到5个班涉及疑似针扎幼童,在家长们的惶恐和过度焦虑下,一些孩子被逼供、逼供又被拍成视频,别的家长再拿着视频“吓”自家孩子……“伤害”在亲人、家长间层出不穷,孩子走在路上都可能会被拦截下来接受“审问”,对于这样的叠加伤害,其影响要远远大于针扎本身。此时应带孩子远离这个环境。

3、家长少说,多听。根据孩子自己的自然流露,去表达他要表达的任何内容,有些内容家长只做应和,不做评判。有些内容家长要明确表态,帮助孩子确立自我感觉。

 各种情况复杂,实在难以一言概之,最稳妥的方式是寻求专业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