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仅18岁,却著有两本史学著作的天才少年林嘉文自杀了。似乎从公布的个人信息中难以看出他的家庭、成长环境对他的不良影响,但在遗书及采访文字中还是端倪乍现。不过,斯人已去,就还逝者安息,不做评论。但既然是公众事件,难免会引起家长们的恐慌,孩子们到底怎么啦?我们到底怎么做,才可以保全孩子生命、健康、幸福?似乎成功,都是不敢触及的奢侈之论啦。
翻出陈年经案,一个鲜活的小家伙跃然纸上,好像就在昨天。当年为了整合他内在分裂的两个自己,帮助他进行角色交换,6岁的他竟然用了2个多小时自己与自己辩论,并且并不糊涂,真可谓超级辩论!N年过去,他可能已经亭亭玉立,可能已经玉树临风……无论怎样,希望你好。
我2岁就会看书,3岁就能在幼儿园演讲,现在虽然只有6岁,但我在一次上千人的智力比赛中入围,但由于不适应,被待选。
我有很多想法,很喜欢辩论,有很多大人都被我驳倒,你说我很优秀吧?但我不能参加所有有竞争性的活动,我不能输,输了我就会打人,不能打别人就打自己。
跟同学玩游戏,他们要听我的,不然我就不玩了,因为我觉得我比他们优秀。上课的时候,老师提的问题我基本都会,我随时想说什么就说,我也会告诉老师“你不叫我,就是不喜欢我。”我觉得老师讨厌我,她会不让我去,所以老师对我态度不好,我就回家告诉父母,他们会帮助我,他们相信我。
目的性强,有目标感,对自己没有好处的事不做。
没有但同时过于理性,表达能力虽然强,但缺少控制,随时随地大声说话,内部语言外化;
虽然语言表达能力强,却以“打”的方式解决问题,主要是针对超过自己的人,宣称不参与竞争;
拒绝参加集体活动;
遇事急躁、情绪经常失控,易激惹。
行为随意,没有规则感;随意离开教学场所不报告老师;
与人之间没有亲疏远近的区别;
自理能力差,经常找不到东西,并随时哇哇大叫;
身体的协调性很差,运动能力弱;
总觉得自己得到的是最不好的,觉得老师不喜欢自己,对自己不好,觉得同学和老师都把最坏的东西给他;
刚开始时的名字叫“炸弹大王”“世界霸主”,后来叫“无名氏”,最后统一都叫自己的名字。(这是一种对自我认识的进步)
向同学要吃的,对方不给开始哭闹;
思想消极,对别人缺少信心;
与弱势同学没有谦让,犯我必还,不关注他人感受;
日常惧怕强者,但涉及到“输赢结果”时情绪激动,恨赢的人,会动手打对方;不允许别人比自己强,开始时直接把别人的分数擦掉,甚至要求给别人减分;在不能惩罚别人的时候,惩罚自己,否定自己非常严重;与现实脱节。
分析:智力高,情商低;纪律差,自我中心;由于家庭教育与幼儿园规则间的冲突,导致幼儿园老师对其管理困难,毫无办法的幼儿园老师使用了一些不当方式对待孩子,不仅使他的一些错误行为强化,也更由于家长与老师之间的矛盾,导致儿童对老师缺乏信任和尊重,进一步消减了“老师”的权威感,使得幼儿园的教育不仅失效,还有很多负面的影响。(这部分可能有家长自身成长经历中的问题在老师身上的投射,后在与治疗师的关系中也活化了这个部分。)
另外,由于儿童被灌输了过多社会及人性的概念,加之大脑思维高度发达,使得这些普通孩子难以理解的东西,却在他的大脑网络中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一张强大的、指导他的认知和行动的网。
但这些并非通过他的自身体验而来,所以,对于他来说,还仅仅是概念。
这些概念、观念与他的儿童正常生理、心理发育并不匹配,极不协调,经验认知跟不上概念思维发展,使得一些观念成为虚空的理论反而干扰了他对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认识,难以整合自己的现实经验与“被灌输”的“大道理”之间的关系,对自己造成极大困扰,有分裂情形。
家长的一些惩戒措施严重不当,更促进了孩子自我惩罚倾向发展,已经呈现严重的攻击自己的行为,恐未来对其精神造成更加严重、恶劣的影响。略
经过四周在儿童团体中的调整,结束疗愈。
预后:
在孩子与治疗师、儿童团体中的移情中重新体验、纠正儿童的一些不良体验和预期。但儿童仍然会向家长汇报“老师对他不好”的各种想象(实质是重复创伤的感觉,需要进一步修复客体关系),课程最后2天(意味着一个疗程结束)家长找老师“理论”,由于家长不能理解老师当时必须去上课的情况,感到“自己不被重视”而关系破裂。虽然在结案一年以后与家长有追踪反馈,家长认为愈后效果好,完全适应环境,并能与老师和同学融洽相处,也感谢治疗师的帮助,但家长称要去国外找专家咨询。(难以修复、维持关系,没有机会深度疗愈)
能遵守集体内规则,自控力、容忍度提高,并可尝试理解、关注他人,结交少量朋友,同学间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互动。
语言不仅作为工具使用,也开始在生活中、表达自己中运用;
大部分时间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用“打别人”“打自己”的方式发泄的行为大大减少;
对竞争、集体、合作、不喜欢他、公平等话题释然,极少再提出个性化反社会论点,但消极思想依然存在,需要经历长时间改变;
可结交朋友,但还需主动,需要在团体中继续学习、练习如何维持友谊;
对老师和同学的信任感增强,不再怀疑别人的动机不良或者故意伤害他;
自己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有一定增强;
有归属感,开始关心集体,乐于融入小组,不再特立独行;
规则感增强,时间感增强,绝大部分时间可以遵守时间、遵守纪律;
后续:因为不适应新环境,因为一个家长看中的机会落选,而使得孩子有机会“被专业人员看到”,也有机会在尽量早、尽量小的年龄得到对一些关键问题、关键点的干预,尽量促进其内在整合,虽然治疗过程艰涩,得到家长理解和配合相对困难,但依然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做到帮助他适应新环境,并可以与人发展一些关系,在结束治疗一年后,家长反馈良好。虽然治疗师认为尚有很大成长、进步到健康、安全领域的空间,但无奈于家长自有主张。这一方面受限于当年国内的儿童专业领域培训不足,治疗师自身对问题的理解及与家长工作经验不足,另一方面受限于家长的认识及自我成长局限等。略。
不是提前让孩子懂得世态炎凉的早熟就可以不受欺骗;
也不是智力超常、学习成绩超好就是人生赢家;
上进心不是只能赢,不能输,
优秀更不是处处第一名
……
到底生命中还应该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