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先来提问:你认为什么是好性格,什么样的性格是好性格呢?
我们既然提出了这样的一个论题,好性格。到底我们每个人心目中认为的好性格是什么样的呢?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具有好性格呢?能用什么样的词汇或举个例子来形容一下你认为的好性格是什么?
今天我们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和大家互动,我们可能需要统一标准,大家认为的或者大多数人认为的好性格是什么?
然后我们再来讲怎么样来养成、形成这样的性格?孩子的性格是怎么形成?作为家长应该做些什么呢?
然后就今天的讲座或者是个人问题结合今天的讲座,可以提些问题。
大家提到的有善解人意,有宽容,乐观,阳光,跟人在一起的时候能够理解别人,可以跟别人融洽相处。
但是人各有不同,当有一些人侵占了你的利益的时候,你会怎么样呢?
能等待,这个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心理品质。耐心,耐心的去理解别人为什么还没有做好,没有做到。
希望大家能够跟着我的思路,一起去思考这些问题。当你的大脑动起来以后你的心门也就打开了。我们讲的这些内容会跟你自己原有的大脑里边的那些经验和认知、价值观等等就会进行很好的连接,然后它们会重新去组合排列形成一个新的知识架构。但是如果你不动脑筋、不去思考,就说我们特意安排出来互动时间你不去利用的话,那么你只是听、只是被动的接受这些信息,而没有在接收信息的同时去进行加工整理,那么这个工作就会滞后,有可能那些信息也就没有被整理放到了某一个地方,或者流逝了,学习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心理学也是研究怎么样学习更有效率的一门学科。
(大家的回复)敢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还有说要婉转的表达捍卫自己的利益。
这条答复看起来好像很有代表性:不怨恨、不迁怒他人,选择理解尊重他人的人。这可能是你自己有气的时候,但是当你的利益被别人侵占的时候,你要怎么做?比如说我们有一位同学,他获得了学校里边的某个荣誉,但是这个荣誉他是怎么样获得的呢?是因为他脾气非常好。比如他带来一个好的文具,其他的同学喜欢那就拿走去用。因为新买的他还没有用呢,他想去要回来,人家不给他;然后妈妈给买一个冰棍儿,就一根儿他自己吃,别人说想吃,他把那根冰棍送给好朋友吃了,说你吃吧,我不吃了。那你说这样的性格是好性格吗?
我前面发的那一条不迁怒别人,不怨恨别人,那自己的怎么办呢?好像说“吞”了,是这样吗?你怎么样去化解呢?
看起来好像我们绝大部门人认为发脾气暴躁,就不是好性格是这样吗?那我想问你们生气的时候,你们的愤怒怎么样去表达呢?他的出口是什么呢?
我再提个问题,就是当你愤怒的时候,当你发火的时候,你是不是同时也会觉得很羞耻,或者说你的火发出去你会觉得很羞愧。
好像我们发火了我们就不是好性格了。不过我觉得好像是主群的同学们集体回避了一个问题。那个问题就是当你的利益被侵占了以后你怎么办?刚才有个人说婉转的说出自己的这个想法。如果你婉转的说出对方没有理解没有明白那你怎么办?
我接着说刚才举的例子,一根冰棍妈妈给买的,好朋友想吃,他就送给了好朋友吃,自己不吃了。那你觉得这样的孩子怎么样,这是不是好性格呢,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拥有这样的性格吗?他这个好性格使他获得了一个别人不容易获得的荣誉,因为他不得罪人啊。在互相竞争的情况下,大家觉得他对别人没有伤害,所以选他的人就会比较多,那么他获得了这样的荣誉。你觉得他是成功的吗?
有同学说只要他快乐就行,那你觉得这样的孩子他会快乐吗?看着别人吃着他自己的冰棍,看着别人在用自己的文具的时候,他内心的感受会是什么呢?
如果他不把冰棍给别人吃,然后他告诉他说不能分享,就一根冰棍儿,这次只能我自己吃了,那别人会不会觉得他没有好性格?
有同学说了,有的孩子很厉害,会自己去权衡利弊,他知道什么时候这个利益该争取,什么时候该放弃。也就是说“我可以吃点亏”,也就是说他可以做到怎样去理解别人,然后在什么情况下他可以怎样去做。那么我认为一个人的这样的一个能力,在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心智化”的能力。前半部分,他去理解别人,同时他能够判断出来、能够预期出这个人在这件事情上,他可能会怎么样去做?预期了别人可能怎么样去做之后,他能够想到说我要采取什么样的措施?然后怎么样去做可能会对我自己更好、更有利、是我想要的结果。(这样的能力)小到当别人做了某事、说到某话的时候,他会是用“什么样的话语”或者“用什么样的表情”去应对,大到说他“采用什么样的行为”(是适合的),这是一个心智化。理解别人,然后通过别人来预期到他可能怎么样,然后我再要怎样去做(应对),这样的一个能力,叫做心智化能力。
那么大到说,在一个环境里边什么事情我可以去做,什么样的事情我不可以去做。什么样的利益我可以放弃,什么样的利益我是要去争取。孩子怎么样能够自在、恰当的处在那个环境里面使自己不受伤害、保护到自己(及利益),这样的一个能力我称之为“环境自恰能力”。环境自恰能力是一个人要对环境有一个判断、分析,然后对跟他打交道的这个人或者人群有怎么样的一个认识、理解,然后他的大脑会自动反应出来:我要采取什么样的方法。这是一个长期环境培养出来的自动化反应能力。我们人不是机器,很多时候是下意识的,比如不知道自己怎么样了,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就去做了一件事情。是这样吗?你们有这样的体会吗?
“好性格”看起来并不是我们前面所提到的那些(不发脾气、忍让和自我标榜),为什么?
我们前面提到的那些会怎么样呢?他们是比较片面的,可能适用于某些情境之下,但是不能完全适合整个人生、也不适合某一个人或者某一个环境。它适合于在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和他对应的打交道的其他人的情况。这是一个互动之后的一个反应。发脾气不意味着就没有好性格,但是不发脾气,一味的容忍包涵,让自己很难受,吐不出来,那也不一定就是好性格。
那么一个人的性格是怎么形成的呢?
我们很难有一个统一的答案。怎么样用语言文字描述出来好性格是什么样的,什么人是好性格的,好性格的尺度是什么。我们很难以一概全。
有位同学说的非常棒,家庭环境和父母的引导(准确的说是示范和互动)都有点作用。但是这句话我们可以放到传统的教育观点里边去,也可以把它应用到现代科学的心理学、儿童心理学里边。儿童心理是每个人都经历的,每一个成年人都是从儿童成长起来的,所以认同心理学是心理治疗的基础。在申报国际精神分析师IPA认证的时候,在儿童心理方面必须要过关。目前国际精神分析师在国内只有四位同学通过。他们必须要有儿童心理学基础,必须要懂儿童心理。
就我个人的工作经验来讲,我做儿童做的非常多,也带成年人团体,成年人的团体是要有成人个案经验的。成人和孩子我都可以做,是因为我有儿童心理的基础,所以我再去理解成年人的现在状况是怎么形成时,要去看他小时候的成长经历,这个非常重要。成人咨询如果没有儿童心理基础的话,会在原地绕圈子,因为没有回到小时候去看。
说到小时候,请大家翻到前面上传的几个视频,先看最后上传的三个视频。看一看这个宝宝发生了什么?在他妈妈跟他那样的互动情况下这个宝宝心里在想什么?这个宝宝被妈妈吓到了不敢哭,他心里在想什么呢?大家看到了这是一个小婴儿。小婴儿离开妈妈刚刚来到这个世界,那个时候他不知道这个世界是什么样的,他在认识这个世界,是这样吗?他也在认识这个妈妈,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会有怎样的认识?
妈妈太厉害了!妈妈说“不可以”就“不可以”啊,我现在很难受,妈妈为什么不让我哭呢?哭是不对的,哭是错的,我不能哭,是这样吗?“哭”是一件妈妈不喜欢的事情。“哭”是不被允许的,如果“哭”是不被允许的,这个孩子会怎么样呢,以后会怎么样呢?还有我们是不是可以多想一点,这个小婴儿,他很小、没有自理能力,甚至都不会翻身。如果不让这个小孩哭,他怎么去表达他的需求呢?他的需求怎么样告诉他的养育者呢?
大家说不敢这样不敢那样,似乎都是对的。但是大家想下如果他的需求不允许表达的话,他会有什么样的认识,他会怎样理解这个世界、怎样理解这个妈妈呢?
有同学说他不敢在妈妈面前表达他的不满、不舒服。这样的情绪不在妈妈面前表现,他也可以在其他的养育者面前表现。但是如果这个妈妈是他唯一的养护者,妈妈全职带她,他去向谁表达呢,这个孩子会怎么样呢?
大家说的有些复杂了“换妈妈喜欢的方式来讨好”,对于一个小婴儿来说他还没有发展到那么高级,虽然他肯定是要讨好妈妈。我的提问是他会怎么样去认识自己?他会觉得自己不被这个世界接受,需要不被允许,需求是不重要的,没有人关心我,没有人爱我。他认为我饿了他就给我吃,他认为我渴了他就给我水,但是我需要的她并不关心。然后这个孩子的性格会形成什么样呢?
如果妈妈是她唯一的养育人,妈妈不允许她表达自己的不舒服,不容许他用哭来表达他的需要,但是他又不会说话,他没有别的办法去表达。那妈妈不喜欢他就会哭,“不哭”他的需求就不表达了,这个孩子就会觉得抑郁。
然后如果这个孩子有其他的养育者,可能对于他会是一个好的事情。比如说他有奶奶或者是姥姥,但如果妈妈是这样的,姥姥很有可能类似,或者具有形成妈妈那样类似性格的因素。所以有其他的养育者可能对于这个孩子来说是个比较好的补充,(但也可能情况相反发展)。这个例子会让你有哪些启发呢?
有同学说善于表达自己的情绪是一种能力,但这种(表达)能力是怎么来的呢?是说这个孩子他要自己会(靠自己长出这个能力)去表达吗?
这正是我们今天讲座非常重要的地方,这是心理产生的一个基础。为什么我们的人千奇百怪,千变万化,千姿百态,是因为我们的心理基础不一样,那我们的心理基础是怎么形成的呢?为什么我们的想法怎么就不一样了呢?为什么我们都有各种各样的性格。每一个人都会不同。
还有同学说让孩子表达出来自己的需求,那么我们就刚才的婴儿视频来讲,这个小婴儿他在哭的时候就在表达他的需求了,他的妈妈不允许他哭。请问他怎样去表达他的需求。这样的孩子即使他学会了语言,他能用语言表达出来他的需求吗?或者说他的妈妈允许他表达出来他自己的需求吗?
是不同生活环境形成的不同性格吗?是一个妈妈和孩子的互动,或者说孩子的主要养育者和婴儿的互动方式,形成了孩子最初对自己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以及在这个社会范围中自己的定位: 我是被喜欢的吗,我是被需要的吗,我的需要是被重视,被满足的吗?
所以刚才的妈妈是不是一个好性格?好像以开玩笑的方式和孩子说“不许哭”,并拍下视频放到网上,她自己当成一件很快乐的事广而告之。看起来她很快乐,她是一个好性格吗?
这个妈妈不懂孩子,他不知道孩子当下需要的是什么,不知道孩子怎么了。如果他长期用这样的方式去对待孩子的话,孩子的需求无法表达,他会越来越自闭,然后在自己幻想的世界里面去想象,孩子可能会面临很多的风险。
一分钟的视频我们不能去断定这个孩子就不健康了。这可能只是年轻的妈妈拿它当成一个玩笑,说明这个妈妈不懂孩子,对儿童心理也不了解。对于孩子的状况要看类似或者虐待的情况有多少,不一定是打你了,或者满身伤痕就是虐待,很多虐待都是无意当中发生的。
如果这个妈妈小的时候就被人这样对待,那么他会无意识的去学习他自己的养育者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孩子,我们叫做代际传承。他并不是有意的去伤害自己的孩子。
所以在新的时代我们作为家长要去学习科学的儿童心理学知识,把那些传统的、传承的,对孩子不好的,无意中的伤害,因为我们不知道、不懂得对孩子的那些伤害尽量避免。我们这个社会当中的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未来发展和成长,社会就会有非常大的进步、非常大的提高。这种进步和提高不只体现在他的性格怎么样,而在于整体的人的素质和发展的提高。
我们家长有的时候是会去放大这样的问题。比如说有一个妈妈,他的父母比较控制,经常吵架,在带着孩子来咨询的那一天,姥爷抡起椅子砸姥姥这么大的动手行为。这个妈妈离婚了,当然和这个家庭有关系,她也不能自己做主,但妈妈还是适应社会的,妈妈的社会功能是比较正常的。这个孩子表现出一些状况,在这个环境成长起来的第三代,这个孩子受老人的影响远远严重于他的妈妈。妈妈不能对孩子进行有效的保护,这个孩子像有精神问题的孩子一样的,在团队里的两个小时里,这个孩子一直都在和其他孩子“打架”。即使其他孩子并没有看他,碰他,他有很多的“假想敌”,就像唐.吉坷德一样。这个家族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的话,问题会更加放大,影响到下一代。他们有各种的原因没有在我这继续下去,我只是做了评估,后面我也不能确定是不是要吃药才能维持。对于几岁的孩子就吃精神类的药物,这是一个非常可悲的事情,没有办法去根除。
我们在孩子出生两个月到十八个月中去观察妈妈跟孩子互动的情况,通过视频就可以判断这个孩子是不是存在养育问题,他未来有没有可能得精神分裂症、抑郁症等等这样的严重的精神障碍或是严重心理问题。其实我们从孩子出生后两个月到十八个月的观察就可以判定未来发展的可能风险了。
在美国,政府单位会对那些虐待孩子的家长进行拘禁。他们一般都会有吸毒、酗酒等一些问题,孩子就会被社工单位收养。当他们戒掉了这些问题,得到缓解康复后去领取孩子的时候,政府部门会对他们进行评估。由他们跟孩子进行五分钟的视频互动,而后由心理专家去看这个视频,评定他们是不是有资格养育孩子。那些视频看起来好像他们是在跟孩子玩,但是实际上里边都有攻击性测试。如果存在攻击性的话,把孩子领回去,可能过不了几天这个孩子会被严重虐待再给送回来。
我的老师,国际依恋协会的创始人现在已经七十多岁了,她带过来一些视频。一个两岁的小孩被打的几根肋骨都折了,那个妈妈戒毒以后回来再跟孩子互动的时候,我们看视频她就是在玩,不懂的人觉得她玩得还挺好的,但实际上她隐含的对那个孩子还是有非常强烈的攻击性。
孩子在这样危险的情况下长大,一定不会有好性格的。这个孩子的依恋类型可能就是混乱型依恋。混乱型依恋就是未来精神紊乱,精神障碍的一个主要的发展类型。
大家都说安全感,在电视的征婚类节目里很多女性很大年龄都不结婚,或者说跟男朋友在一起的时候不能够信任男朋友,然后对他们百般考验,最后这些男人离开了他们,她们自己也会说我缺乏安全感。有些人安全感是靠自己去挣钱,靠自己去挣事业,有的人需要男朋友、丈夫对自己百般疼爱才可以。
那么安全感是怎么来的,什么时候来的呢?
国外的心理学家对于儿童心理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心理产生在孩子出生甚至在孕期的时候就已经有了。一个人的自我-我是怎样认识我自己的?在他三岁,或者说他出生以后三四个月就已经形成了。这个孩子会认为我是值得被爱的,我的需求是被重视的,是能够被满足的。就好像是这个不许哭的孩子,他形成的自我认识可能是完全相反的。你看他的眼神就是很狐疑的眼神,他不知道怎么了,他不知道为什么这个妈妈怎么还笑着,让我不要哭?这个孩子的感受是不是就是混乱的,妈妈到底是爱我还是不爱我?为什么笑着说一句让我很受伤害的话呢?这个孩子理解不了妈妈在做什么,他的内在就比较混乱。
我做了两年的婴儿观察,每周一次,会看这些孩子的成长,也有国外的案例。一个人出生以后,他和主要养育者之间的互动比较重要,不仅是主要照顾者对他有影响,尤其像现在的妈妈生完孩子之后,姥姥或者奶奶就会跟在身边照顾,一个孩子身边至少有两个人在一起,有的也会有爷爷、奶奶,有的爸爸也会加入进来。不管是谁,这个孩子身边的人周围的人,他们的关系都会对孩子形成影响。
这个孩子身边发生的所有的事情,你别看他很小,对他都有影响。
孩子躺在那儿就像一个小白萝卜一样。为什说白萝卜,因为他身上什么都没有,他生下来是非常纯洁的,等待我们周围的人在他身上画道道。比如说妈妈照顾她,很多也有姥姥、奶奶照顾的。那么养育人和孩子的互动模式是什么样的,给这个孩子产生的感觉和感受是什么样的,“对自我的认识”就是什么样的。正常发展的情况下,在三四个月左右,就形成了这个孩子对自己的一个主要的感觉。而这个感觉就是这个孩子一直在成长、一直在跟人互动的主要感觉。他认为我是不被喜欢的,我的需求是不被重视的,并不只是“不允许哭”那么简单。不许哭背后会有很多的意义给到这个孩子,所以这个孩子才会意识到我是不被喜欢的,我的需求是不被重视的,妈妈是不爱我的。
而这个感觉是他说不出来的,为什么呢?他还是个小婴儿,没有语言,语言是在两岁左右才开始发展的。在没有语言之前他是没有思维的。所以你不要想着让两岁的孩子去怎么样,他能说简单的句子就已经很不错了。这就是另外的问题了,我们会在第三讲里面涉及到这个部分。
回到说孩子的感觉,孩子没有形成语言,但他的感觉放在哪里了呢?放在了身体里,他的感觉用身体记住了,记到无意识里边去了,他说不出来。所以像这样的一些创伤都是很原始的创伤,原始创伤就是在婴儿期发生这些问题,他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所以即使他长大了有问题,他去做心理治疗,你问他怎么了,他依然说不出来。因为那个时候他没有语言,他无法用言语描述出他的感受。
身体记忆是什么呢?身体记忆就是当他想哭的时候,他会噶然而止。你看到的那个孩子要哭“啊”一下收回去了。然后又刚要哭,“啊”一下马上又收回去了。所以未来他是不敢哭的,下意识反应就是他不敢哭,哭就不会有好结果。不是前面说的那么简单“他被压抑了”。
我们一个人的心理成长是呈倒三角的。在人越小的时候,外界的环境尤其是这些互动,还有他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比如爸爸跟妈妈之间发生一起事情,虽然并没有跟这个孩子有互动,但这个孩子也有是在旁边的,而他也是可以感觉得到的。在我的亲子互动观察里面曾经就有过一个状况,爸爸跟妈妈生气了,他们两个人的生气并没有吵架,只是爸爸不理妈妈了,但是孩子看出来了。她完全可以感觉得到。表面上他好像是在玩、在说话,两三岁的小孩,他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但是她尝试用各种方法吸引爸爸注意力,然后希望爸爸能够来管他,能够照顾她。但是这个爸爸就沉浸在自己“生气”的情绪里都没有管这个小孩。最后这个小女孩做了一件什么事儿呢?
她把自己的头撞到了桌子上。那一下非常痛,她“哇”的一声就哭了。爸爸马上跑过来关照她。
后来我们看到这个视频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哭了。他们的矛盾,以为孩子是不知道的、不在乎的,其实孩子知道,还是用伤害自己的方式去挽回爸爸。因为这个是在亲子互动当中及时发现了,所以他们可以改变,去重新来调整他们夫妻之间的关系以及他们的这些情绪要怎么样去表达。而不是说让孩子去承受这样的代价。
所以这个孩子他会怎么样,他形成了一个什么样的状况呢?他通过自残的方式去帮助父母。所以家庭怎么样能够和谐起来,让爸爸妈妈能够怎么样好起来,能够互动起来。通过这个现象,我们在想象青春期的孩子,有些中学生他们自残,割腕等等,其实并不一定是他们自身的问题,即便是他们的自身问题也是由家庭造成的,很多孩子在替家庭承担着罪责。
这个事例又说明什么呢?孩子未来的性格,他的行为方式,是由我们的家长决定的。我们家长要做什么呢?我们家长要成长。怎样提高自己决定了我们能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越小的孩子受家长影响越大,等他长大了他内在底层的心理部分已经形成了。刚才我讲到说三四个月的时候,一个孩子的自我就形成了。一个人的自我形成意味着对自己的认知,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形成了一个人未来人格的75%。
这个人未来他是什么样的性格,在出生以后三四个月的时候,还是个小婴儿、还不会走、不会坐的时候,人格的一大半儿都已经形成了,不一定是75这么准确的数据,但是他的一大半都已经形成了,未来都是在这三四个月的基础上去长的。那棵树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四分之三了,剩下的四分之一,要在后面的若干年里面去长。
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张图,中间的城堡就是一个人的心理发展。我用它来比喻一个人的心理发展,底下的地基就是0到3岁,0到1岁是非常重要、非常关键的黄金时期。在这个时候儿童心理意味着预防,意味着怎么样让孩子长的更好。等他越来越大,长到18岁,他的人格已经形成,其实从十五六、十六七岁就已经很难再改变了。所以那些青春期就呈现出问题的孩子,如果还不去让她去接受心理咨询、心理治疗,孩子未来会面临更多的困难更多的挫折,治疗费用会更高。
谈到治疗费用一定是倒三角的。早期投入,早期预防,通过家长对科学心理学,儿童心理知识的学习、了解以及自我成长,所付出的这一点点费用跟未来孩子出了问题相比要少得多。比如孩子家族有问题,孩子承载了一些他不应该承载的东西、当了替罪羊等等,或者夫妻之间的矛盾所带来的一些状况,而使你必须要去花费心理治疗,一定是年龄越大花费的越多,不花,则意味着失去了这个健康的孩子,每况愈下。
有的家长只有一个孩子,孩子在大学得了精神分裂症。已经到了吃药的程度了,还不让孩子去做心理咨询,他认为做心理咨询比吃药还可怕,这是多么愚昧的一个认识啊!
是吃药便宜还是心理咨询贵呢?如果你自己这一生当中就这么一个孩子你都不舍得为他去做这样的一个投入,让他靠药物去维持。一个女孩子,未来你让她怎么去嫁人呢?让她怎么去养育他的下一代呢?在婚姻法上有精神疾病人不允许结婚生育。实际上具有抑郁、燥郁等精神疾病的人如果在没有治疗\没有心理咨询的情况下,养育孩子也存在着非常大的风险,孩子有很大的精神障碍风险。
有些个别家庭的老人有抑郁症,还要让这个老人来给带小孩,然后让妈妈去上班赚钱,不让妈妈在家里带孩子,这是“蓄意”在养病人呢!
我们来看这张图,左面是说一个人的生理年龄无论他怎么长,即使是个弱智也会长的,那就像树的年轮,一年一年的过了,一年长一岁。中间的这个城堡,他的心理发育水平如果没有达到那个程度,他是不可能长起来的。很善于写心理书籍的武志红讲“中国有很多的巨婴”,很多成年人的心理发展水平其实是停留在婴儿期。婴儿期心理水平的成年人再去带孩子,当然会有很多问题。
我们再来看看中国的社会发展。中国之前经历了抗战、内战、建国、四人帮、上山下乡,实现四个现代化艰苦奋斗等等一系列的变故。我们这一代人的心理基础都是不健康的。我们的长辈在成长过程中有社会带来的创伤就有很多,他们把那些创伤带给了我们,我们现在再去带给我们自己的孩子,所以这个情况会是什么样呢?
有家长提到说一个孩子的感觉是非常重要的。对刚才我们讲到了互动,那些不良的互动都会影响孩子跟你的依恋关系的建立,使孩子的安全感难以形成。安全感不能形成,最近期的影响是孩子进入幼儿园大家会讲入园焦虑,有的机构还是很著名的机构会搞个学前班,让孩子提前学小学的文化课,提前当小学生,国家规定六岁才能上小学当小学生。这些学前班让你五岁就当了小学生。早教也有入园适应班,让你提前进入幼儿园,离开爸爸妈妈了,这个方法是对的吗? 不对,当然不对。
每个孩子的基础是不一样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你妈妈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是怎么互动的。你们家里头的那个环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样的。都会被这个孩子潜移默化的吸收进去,他像海绵一样。如果你的家庭发生过重发的家庭事件或者分离,对孩子创伤就会很大。
从我十年的工作经验上来讲:所有的问题,不管孩子是拖沓,不写作业,逃学、人际关系不好,内向等等,包括成年人也是一样,全部根源于依恋,根源于安全感。人的行为模式也是根植于小的时候的互动、关系是怎么样的,模式是怎么样的。
我们大部分家长的孩子可能已经都长过了“出生以后的那个重要的三四个月”了。我们之前做的那些错事怎么办呢?我想有一些家长现在感觉到忧心忡忡了。我们的依恋关系是跟大脑神经网络是一致的,是有生理基础的。脑科学的研究发现神经网络,脑细胞形成他们的连接都是可塑的。我们可以去修改他们之间的链接方式。比如说那个不许哭的孩子,他可能不敢跟别人提要求,“我想要什么”他是不敢提的。那个一根冰棍自己不吃给别人的孩子也有类似的问题,并且事实上他确实是认为对别人发火是性格不好,不是好的事情。
他们不敢提要求,是因为他的潜意识里面认为他是不重要的,他的需要是不会被满足的。那么我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跟这个孩子、跟这个成人打交道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个状况。那么通过心理咨询师跟他的互动,然后去改变他在这个方面的感觉。这个改变不只是说要改变她的认知:“我告诉你不要这样去做了”——这是没有用的,因为这个是什么?这个只是一个认知的改变,概念的改变。
大家是不是有这样的一个经验? 有一些事情你跟孩子、跟你的爱人说了很多遍都没有用。为什么?因为那个是认知、说教。心理治疗不是说教,是要靠互动怎么样的把那个感觉找出来、再怎么样去修正那个感觉,是一个非常复杂、非常专业的事情。一个好的治疗师也是要自己去被治疗,然后又经过多年的训练等等,才能达到的一个状态。
我最后再做一下总结。
“好性格”我们用几句话去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境与不同的人在一起的时候,他会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反应,不同的做法。但我们好像又知道那个好性格是什么,是难以用语言来形容的那个部分,好像是一种人生状态。这种状态可能里面有自我满足,有自我价值确认,有自我调整疗愈的能力等等,所有这些都是自我感觉。自我感觉是什么,爸爸妈妈在我们很小的时候给我们形成的,它的形成是和依恋质量有关系的。
依恋质量是在很小的时候,从出生到两三岁形成。但是我们绝大部分人是属于不安全类型的依恋关系。即使是在美国也只有百分之一的人是安全型依恋。那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是不安全依恋。不安全依恋并不是说这个人不健康,并不是说他不好,他只不过是有一些不适应的行为。
我们中国这个比例会更少,因为我们经历了时代的动荡,影响也很多。安全型依恋是我们的目标,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过了那个时期了,我们还是有机会去通过学习、通过自己成长,然后给孩子去修补。以前我们对孩子造成的创伤影响很大,靠父母非专业的身份,解决不了。父母本身也要成长、也需要时间;孩子也在成长,他的成长不会因为你不成长而等你,但他会因为你的不成长而受限甚至是阻滞——所以为了不耽误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同时家长自己也成长,这是非常经济、快捷有效的方法,对孩子也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依恋即使原先有创伤,即使我们长到四五十岁了,还是有修复的可能,只不过年龄越大越困难。
心理学是一个庞大如海、又深又广的学科,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希望大家能够理解前面总结的这些。
最起码理解一点,孩子的心理形成是在跟最亲近的人,经常和他接触的人互动中形成的。心理是什么,是各种各样的感觉、感受,堆积累积起来,然后让他有哪样的行为,构成了一个人的性格特点。
让孩子养成一个好性格,不是我给你几条建议,一二三四你怎么去做,这样的文章都可以不去看,不用为它去浪费时间,因为那都是不可能的。
去看自己最基础的依恋关系是什么?孩子和你自己都曾经经历了什么?这才是最基本、最基础的东西。
别人成功的经验以及别人的方法,不一定适合你。你全世界只有一个,你的孩子、爱人也一样,三个非常独特的人在一起,非常独特的爸爸妈妈在一起会有一个独特的孩子。 所以去看大众化的方法,没有必要。但你要了解基本的理论,了解被科学、被大量案例事实证明的发展趋势,规律性的东西,这些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