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成长
儿童心理理论成长技术培训
家庭养育观培训
心理现实衔接工作坊
家长及成人成长工作坊
家教课程
家长大学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

详细信息

现在,一批比一批孩子更多的具有小学文化课只是,他们智商超群、知识丰富、甚至口才突出,他们在同龄儿童中自然拔得头筹,鹤立鸡群,看起来真的不错!

    “不错”的评估来源于多年来大家认为“聪明”“脑子好使”“智商高”的孩子可以成就一切的观念。但他们真的优秀么?甚至是心理健康么?发育正常么?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智商高不代表学习能力好

    近年,虽然有些人口头承认“情商”更重要,社会实践能力更重要;但涉及到考试、升学等问题时,又口是心非地去追逐成绩/分数,“智商”还是不折不扣被推崇。但是,高智商并不等于有好的学习能力,也不等于一定有好的文化课成绩。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特长与特短是两栖关系

    每个孩子在同等时间里精力是一样的,培养某种特长的同时,势必忽略了其它能力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的同时,可能就忽略了培养“特长”。在实际生活中,几岁的孩子能全面发展且特长突出的例子是极少的。不是发展了学习能力,忽略了人际能力;就是突出了文艺特长,却看不进去书本,安静不下来;更多的则是着重于去增长智力和技能而忽略了身体成长和运动,缺乏身体协调性、甚至是体型偏胖的孩子越来越多。迈克尔.杰克逊虽早年成名,但缺失和停滞发展的童年是怎样也无法弥补回来的。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成功与失败的感受是对应存在的

    有的孩子见多识广,善言谈,在群体中出类拔萃。但在运动场上屡屡失利又把其弱项一展无遗。平时他高高在上鄙视周围人、不屑与同学为伍的态度使他在班级里没有朋友,长期的“优势”不仅让孩子觉得自己高高在上,更重要的是家长的沾沾自喜更给孩子养成特例独行的行为方式,更难于被集体接受,而对弱项缕缕失败伤害自尊的落差给孩子造成强烈的心理冲突,年龄小的孩子大脑还未发育到可以处理好如此强烈、复杂的情感感受的能力,是难以承受的。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心理问题将导致错误行为习惯

  1.  有的孩子“聪明”地拒绝参加一切有竞争的活动,因为他清楚地知道自己害怕“失败”,每当此时他会发疯一样去打超过他的同学,被制止后会打自己的头发泄,无论是哪种情况,最后他都注定被老师批评、惩罚……有的孩子因为怕出错,不举手发言、不回答问题……怕输怕错,现今成为很多孩子的通病。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2.  有些家长可能对发生的这一切还不觉知,有些家长即使知道,但并不马上求助心理帮助,盲目乐观的等待孩子长大、自愈。岂不知不良心理扭曲的行为模式不能尽早纠正,将衍生更多的不良行为模式,更直接导致越来越难干预,孩子也更将遭受心理折磨的痛苦,最后收获的一定是苦果。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把合作当作基本能力培养

  1.  “竞争”并不是我们培养孩子的目的,“赢”更不是孩子生存的意义所在,如果一个人的幸福感是建立在打败同类的基础上,那他注定是孤独的。孤独的人怎么可能有幸福可言呢?
  2.  儿童期的发展目标首先是如何成为一个人,发展儿童个体基本的行为能力,会听、视、说、行、思;然后才是与他人交往和融入群体,遵守社会规则、道德规范,有了这些才是健康成长基础。“赢在起跑线”是错误的。
  3.  提高孩子心智化能力,以沟通为基础建立互利、互赢的人际合作才是成功的关键。幸福感来自于人际的情感交流和互相肯定。
    (图片非比少年成长营资料)
  4.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各阶段心理发育内容参考

幼儿期、学前主要任务: 发展基本的感觉、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及涉及的基本逻辑思维、顺序性,发展依恋关系、三人关系、社会关系及适应性基本能力;通过玩对生活预演;这是一个人真正独立进入大团体前的所有基本能力的准备阶段,非常非常重要。所以,非比幼小衔接的重要性更在于对之前发展的阶段做审视,由专家亲自带领孩子将进入小学应具备的心理发育水平、基本能力在短时间里提高,争取更好的适应新环境,为十几年的学习生涯开好头。

小学阶段:玩、感觉统合进入精细化的大脑运作程序,人际、语言及策略等将得到进一步提升。自信心决定综合能力水平及发展出一些特长,但爱好到中学可能会有改变;

中学阶段:发展自我,开始找寻信念和理想的旅程,能力提高,有思想,可能兴趣大转变,发展自己的小团体,更注重人际交往及学业成就。

大学阶段:认识自己,社会实践,发展亲密关系,职业方向和选择……
家长观念中的误区

其它更多文章: http://blog.sina.com.cn/s/articlelist_1182288203_0_1.html

在线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