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文章
备\孕\产期
6-9岁学龄童
0-5岁婴幼儿
10-18岁青春期
案例

孩子人际交往能力培养的关键是什么

时间:2018-07-07 来源:非比儿童

 请大家思考一个问题:你的人际关系是什么?在人际关系上,你的困扰是什么?不是思考的某一件具体事情,而是你认为你哪些方面有困扰。我们带着这样的问题一会儿开始微课,我想你会有更多的收获。 

  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人际关系的缘起、人际关系的模式。   

  现在开始我们的课程,很感谢大家在周末这么宝贵的时间在这里集聚一堂,来讨论人生非常重要的一个话题:关系。 

关系是什么?


关系至少要有两个人,我和你,我们俩在一起怎么相处,我们俩在一起怎么互动,这是关系。

  我们每个人有自己的特点,在跟别人互动的时候有不同的方式。那这个方式是怎么形成的呢?我们每个人跟别人打交道的特点是怎么形成的呢?这些是从哪里来的呢?为什么人与人之间有那么大的差别?我和你之间有很多不同,这是怎么回事儿? 

  我们一起来看这些视频,在视频里这个孩子发生了什么?他怎么了? 

  有同学说他要翻身看看是个什么神奇的环境。他妈妈在叫他,逗他玩呢,他为什么要翻身去看后面的东西呢?他在找什么东西呢?

有同学说:“任性,不听妈妈的。”他是任性吗?不听妈妈的?

是的,他没有听妈妈的,妈妈喊他,他不理妈妈了,他为什么不理妈妈了呢?那他在思考什么呢?大家看看他为什么翻身,翻身之前发生了什么? 

  我讲课非常大的一个特点是会带大家一起思考。只有思考,开始动脑筋,你的心门才能打开,才能接收外界的信息,这样你才能循着这条路,进入到我的框架里来。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习惯的做事方式,你能听我的问题,跟着思考,你就会逐渐走入我的框架。进入到我想要给你讲的这件事情的这样一个逻辑里面来,才有更大的收获。如果没有提问,我把知识直接告诉你,那只是“说教”。说教不能让你的框架打开。我有一篇文章讲《家长“说教”是怎样毁人不倦的?》,大家课后可以去了解一下。 

  我们这样的一种授课方式,把你全身心的感觉,你的思维、你的情绪都调动起来,感觉是在右脑的,你的思考是在左脑的。这样一个整合全身心参与到讲课里边来的方式,这就是一种心理学的方式。如果只是坐在这传授知识12345,这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是把这些知识灌输给你。 

  孩子们在学校,很多对学校的教育不满,认为都是灌输,灌输指的是说教。从上到下把知识砸给你,不管你明白不明白。知识只是通过左脑的逻辑思维接收到了,但是你的感觉、感受、情绪都没有体验。知识接收了多少,可能对你是没有用的,因为你跟你自己的情况难以结合上,也不稳固。我这样的讲课方式,你可能觉得很慢,实际上我讲的这些东西,绝大部分都可以接收到,内部整合,效果不一样。 

  我这样的讲课方式其实也是给大家做个示范。这个示范是什么呢?这是一个带动大家思考,带动一步步深入,一步步出来,出出进进的过程。这是根据我们所在的事件、视频里边的起伏跌宕的情节,我们进行分析、讨论,这是一个动力性思考的过程。这也是心理咨询师、尤其是精神分析师训练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功。这个基本功,我们运用在日常生活中,他会怎么样来帮助我们呢? 

  大家回答了一些很相近的一些感觉:有感同身受、由自下而上,由浅入深、不是洗脑灌输,要发现需求。再往下走一步,这样的感觉、这样的方式,你在生活中怎么样应用可以有帮助,这个帮助可是非常重要的。 

  你可以把这样的方式、思考、过程,应用到你跟孩子交流沟通的过程当中。如果你现在是孩子,我是妈妈,你是不是会舒服一点。而不是用大道理,讲很多理论。这些知识在过程中已经简化给到你了。 

  有同学:妈妈说的话不符合孩子的想法了,妈妈在说什么,孩子有什么样的想法呢?大家思考一下这个小宝宝他有什么样的需求,他的妈妈没有看到,所以他转过去不理妈妈了。 

  这个手机视频可能也非常局限,大家有机会看到这个完整的视频,或者在电脑、投影上看,会看的很清楚。这个小孩儿尿尿了,他妈妈说“哎呀哎呀”,实际上小孩在尿尿,大家可以再看看他前面的那个姿势,里面有他对妈妈的什么样的需求? 

  如果你是妈妈,你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情况,当他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他是想要表达什么呢?福建的同学说的特别对,他想要妈妈抱。这个小孩儿在伸手叫妈妈,好像说抱抱,这个妈妈呢没有反应。之后你看他两个手臂有点僵直,他的小拳头转起来了。这是什么呢?她是要尿尿了,那是尿尿前的一个反应,但是他没有得到响应。之后他更激烈的挥舞着小手,他妈妈照他下部的时候已经在尿了,妈妈也看到了,但是他妈妈对这件事没有什么反应。之后妈妈在干什么?还在逗他“你的小牙呢?”那个时候孩子已经尿完尿了,又伸手让妈妈抱,妈妈没有抱他,还是自顾自的拿着摄像设备,好像在和他玩。大家看看他翻身之前,做了一个怎么样的动作?看看大家的眼力。 

  福建的这位同学很有眼力,他说这个孩子翻身之前用手捂住眼睛。什么意思?“这个妈妈太让我失望了,妈妈怎么就不明白我的要求呢?我需要你,你怎么就不抱抱我呢,我的裤子湿了,还让我露小牙,实在是不忍心再看见你了……”孩子是不是可能有这样的想法?然后孩子一翻身走了,大家再看看视频,翻身后这个孩子再没看他的妈妈。 

  有同学说:对孩子的心理形成了阴影,孩子与妈妈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大家想想出现了什么样的问题,那个阴影是什么?咱们讲到关键的地方了,要到我们需要的点了。 

  孩子太小不会表达,所以我们需要照顾这个孩子的人去理解他。从他的表情、眼神、姿态、行为去理解这个孩子要干什么,他怎么了? 

  大家猜猜这个孩子几个月?这个小孩儿大概三四个月。

  根据心理学家的研究,婴儿出生以后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人格的百分之七十以上。什么是人格?人格就是我们每个人不同的性格,我们的态度、行为方式。我和你不同,为什么?因为咱俩的人格不一样。在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形成了我们自己百分之七十以上的个性特点。 

  听起来是不是有些可怕?因为我曾经问过很多家长,问他们你觉得孩子的心理是什么时候产生的?很多人说一两岁。几个月的小孩,我跟家长聊天说你看他在想什么,在干什么?家长说他没啥想法,啥也不懂,吃了睡睡了吃。实际上他不知道三四月的时候已经形成了人格的一大半。【这部分在第一讲详细的进行了阐述,大家可以看第一讲笔记 

  我们现在回到视频里面来,这个孩子和妈妈的关系,让孩子感觉到了什么?他认为他的妈妈是一样什么样的妈妈? 

  如果你是这个孩子,你会怎么想这个妈妈?有同学说:我觉得孩子认为妈妈是一个没有顾及他的感受、不懂得顾及孩子的心。也有同学回答说不关心我、不爱我,妈妈太粗心了,妈妈根本无视我的存在。这个妈妈太自以为是了,自己想让我露小牙,我尿尿也不管我,妈妈就知道自己要什么,不顾我。

那么这个孩子对自己会有怎么样的感觉呢,他觉得对于这个妈妈来讲,自己是什么样呢? 

  对,妈妈不了解他。孩子会觉得自己是什么样的孩子呢?

  我对于妈妈来说,我自己是怎么样的呢?

  这个部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为什么? 

  有同学说:自己会自卑、慢慢会自闭。为什么会这样呢?你想到了结果,是什么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心理学是非常细腻的,是一个一个非常微小的细节,连接在一起组合起来的。在人际沟通当中,你可能会感觉我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我没说什么、没做什么呀,但是恶性的结果就形成了。所以要去看到底你说什么了、做什么了,别人有一个什么样的感受,而那个感受导致不好的结果发生了。   

  现在我们看看孩子和妈妈之间的那些小细节到底是什么,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微小细节当中积少成多,形成了今天的我们。 

  这个孩子现在还没有达到“我不喜欢妈妈,你都不理我啊,妈妈不听我的,我以后也不听妈妈的”,这些都太复杂太高级了。这个孩子有了自我以后才能形成这样的想法。现在这个小小朋友,他还没有形成自我,他是在形成“我是谁”的过程中。   

  我是谁?我是怎么样的?别人认为我是怎么样的?

  我是不被爱的,妈妈是不在乎我的感受的,他会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妈妈是完全不管我的。 

  他现在的行为表现是什么呢?这个孩子实际在录像里边的这个表现,他做了什么?大家觉得他和妈妈的关系成了什么样呢? 

  大家说的“对立、反面、唱反调、不亲近了、不听话了、长时间不受重视不受在乎,会导致慢慢的退缩,然后自闭进而自卑”是这样的,这个孩子他蒙住了眼睛,扭头走了,唉,妈妈太让我失望了,让我怎么办呢,我真是不忍目睹啊,妈妈怎么就不懂我呢?!这个小孩蒙着脸翻过身去了,再也不看妈妈一眼。因为他没有勇气再去看这个完全不理解他的妈妈了。 

  在这么小的时候,这个举动可以视为是对自己的保护,自我防御。还没有形成和妈妈做对、对立的心理机制。只是他不被妈妈理解、不被接纳、不被接受,然后妈妈拿他当成一个玩具,这样的方式给他的不良感觉的一种逃避。他逃跑了,他不理妈妈了。如果类似的事情经常发生,这个孩子就可能慢慢发生自闭、讨好等向两个极端发展的趋势。 

  这样的互动给孩子带来了不好的感觉,这些不好的感觉会让孩子产生相应的行为。他多次让妈妈抱,示意妈妈我要尿尿了,示意我不舒服,甚至还发出了声音,但是都没有得到妈妈的重视,这时候他实在不能把妈妈唤醒到来理解自己,这个孩子有些伤心、有些痛苦的回避了。这些会给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如果经常发生,这个孩子就慢慢形成了他的性格。 

  假设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他的性格里面,有了哪些特点呢?实际上我们并不能判断这个孩子未来是怎样的,因为我们只是通过公开发布的视频,寻找一些例子,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两分钟的片段,不能断定人家的一生。是不是形成一生的性格特点?要看他类似的行为会有多少,这个量有多大。 

  从这个孩子的反应来看,他可以翻身离开,说明这个孩子还是有力量的。一方面他的身体上可以支持他做这样的一个避开逃跑的行为,有些孩子很柔弱或者年龄再小点,动不了,他只能接受这样的一个现实。你想孩子躺在那儿,然后被妈妈这样对待,他是怎么样的感觉? 

  那个感觉一定会非常糟糕。但是这个孩子看起来还是有力量的,不管身体还是内心,他可以去避开,他有勇气去避开。妈妈虽然不理解他,但是他用自己的行为没有满足妈妈的要求。这个妈妈也不会去伤害这个孩子,所以这个孩子才能做出躲开的这样一个行为。如果这个妈妈,对于孩子不能满足自己要求他“露小牙”这样的行为感到生气,对这个孩子有惩罚,这个孩子就会形成另外的一种性格方式了。 

  我们再来看这个小朋友,假设这样的情况会经常发生,这个小朋友性格里面会有哪些因子、哪些元素? 

  孩子不被理解,没有体会过被理解的感受,那么这个孩子就学不会去理解别人。这个孩子性格里还会有什么呢?

  这个妈妈在孩子的心里的权威感就下降了,这是一定的。觉得妈妈不理解我,我根本就不在一列火车上,不知道妈妈那列火车开到哪里去了,这个孩子会很孤单,他就一个人。我想做什么,妈妈是不会支持我的,妈妈是不会满足我的需要的,我还有必要再跟你说我需要什么吗?我还会跟你提我的需求吗? 

  大家会不会也经常说:“我跟你说也没用”,或者你被别人说这样的话。我相信这种感觉不只是在当下有,这感觉可能在婴儿期就已经有了。这种感觉深深的藏在身体里,为什么说藏在身体里,因为我们两岁之前没有逻辑思维的,没有语言,没有记忆,那个时候的记忆不能通过逻辑记忆,而是记在我们的身体里,记在感觉里。这些感觉在日后的一生当中,如果不做心理成长的话,这个感觉在相关的类似情境下,有可能会被触发,它会再现。 

  它被触发,就会呈现出来,就会经常有这样的感觉,经常觉得这个人不在乎我,他觉得我不重要,不能够满足我的需求;那个人不在乎我,不能满足我的需求。他就觉得谁也帮不了他,只能自己帮自己。这个小孩小时候的经历给我们呈现了一个模式形成的最初成因,一个互动的方式。 

  我们对视频的例子做一个简单的分析。这个孩子小的时候,妈妈跟他怎么互动的?给他的心里的感觉是什么?而这样的感觉会让他决定去采取什么样的行为,比如说我不忍心再看我妈妈了,我实在看不下去了,我翻身走开,我逃开,去看看有没有其他的事情可以让我感觉高兴一点。这样的孩子,如果这样的情形很多很多,慢慢他会怎么样?他可能会自闭的,会缺少跟别人打交道的动力和愿望,因为我和你互动对我没有什么好处,我不喜欢跟你互动。 

  有同学提到了非常重要的一点,这点有很多方面呈现。在他要尿尿的时候,妈妈让他露小牙。他不知道这时候我是要尿尿呢?还是满足妈妈的希望去露小牙呢?好像我不满足妈妈,去尿尿是不对的……但我又不能不尿……他就会混乱,不知道这时候应该干什么?到底要不要听妈妈的?所以有些孩子的一些混乱状况就是在这样的小细节里面形成的。 

  在被家长忽视的、错误理解的情况下,还有家长自己把自己放到了孩子的前面,比较自以为是的时候,会给孩子带来这样的一些状况。这些状况形成了孩子在那个当下的一个负面感觉,这样的感觉感受多了,也形成孩子的性格。 

  很多家长说对孩子说教没有用,是因为除了我之前说的感同身受等以外,另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小的时候你做了什么让他已经拒绝你了。所以后面你再做什么都难以再进去了。对于这个孩子来说,尿尿一定比听妈妈说话更重要,因为妈妈在我要尿尿的时候却让我露小牙……这合情理么? 

  在出生后三四个月的时候就已经形成了人格的一大半。在后面的发展过程当中,只不过是在这样的一个互动模式下进行重复、进行累积。大家都了解这样一个故事:在草地上本来没有路,好多人在草地上走,走的人多的道就形成了一条路。孩子性格也是这样,在不断的重复累积的过程中,使不同的人形成了不同的性格,这个跟人互动的方式,就落地了,成为她与人互动方式的基础。 

  这个互动方式的基础就是他的第一养育者——跟他打交道最多的那个人,尤其是在婴儿期,他们之间是怎样互动的,这样的一个长期累积的过程。因为我们成年人不管是谁去做孩子的主要养育者,天天和孩子打交道,那这个人自身也是有一个鲜明的性格特点,这个人自身的鲜明特点会决定他和孩子互动方式是怎么样的,这个人的特点通过互动方式传给了孩子,让孩子又形成了与这个人对应的方式,好像我们左右手两个巴掌拍在一起,一个巴掌是养育者,一个巴掌是孩子。 

  他的主要养育者不一定是妈妈,但是妈妈对他的影响会是最大的,这个会非常复杂,在这里我们就不做过多的探讨了。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参加我的依恋工作坊,在北京和上海有两次,一年就做这一季。在依恋坊里边会有详细的介绍,我们现在可能存在哪些问题,我们要怎么样去做来修复依恋关系。我们有一篇文章,大家可以通过文字看看自己是不是有依恋创伤,在养育孩子过程当中是不是有依恋创伤,这个依恋创伤决定了很多东西。 

  依恋包含互动质量,还有跟孩子之间的关系,最主要的是妈妈和孩子的关系,其次爸爸也是非常重要的。虽然我们的家庭是由老人帮忙,很多孩子由老人带,但是对孩子影响力最大的依然是父母。我们父母怎么样和孩子建立一个良好的正确的互动?对孩子有一个好的影响,给他的人生奠定好的基础,依恋就变得非常非常重要。依恋,对我们在哪些方面有作用? 

  第一讲我们讲的是性格,今天我们讲人际关系,但是前面我们还是提到了性格,为什么?因为性格是人际关系的基础,性格也是决定我们怎么跟别人打交道的方式。妈妈和我们互动,不仅决定了我们形成了什么样的性格,也决定了我们和别人打交道的行为方式是什么?

 

  比如说这个妈妈经常跟孩子说无关的事情。经常让孩子来配合他去做一些其实孩子并不感兴趣的事情,那么这个妈妈的话语、语言在孩子的感觉里面就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了,越来越被忽视了。这个孩子就不再去听妈妈说什么讲什么?形成这样一个方式以后,他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他也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做事。比如有的小朋友进到幼儿园以后,老师说什么他都不听,他只去做他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刚才有同学一看这个视频就说好像在找东西,他好像在干什么?就是他要转移注意力,而这是妈妈跟他互动的一个结果。 

  这个结果形成了模式,在别人和他说话的时候、尤其是女性跟他说话的时候,他就会东张西望,完全不理会,他会用这种方式对待那个人。这是最简单的一种互动方式,可能还不能构成心理学上的移情,只是在重复,用他和妈妈的经验在去重复这样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一个可以真正理解他,可以懂他,可以很重视他的人的时候,他可能才会改变,这个人可能就是心理治疗师。 

  他与妈妈这样的互动,形成模式,这种模式会带到幼儿园。因为他出去以后见到的第一个其他的女性就是幼儿园老师,长期打交道的就是幼儿园老师,再进入小学,再一步步走。他形成了这样一种模式,如果不做专业干预的话,没有专业人员参与懂得这里面发生什么,没有做到很好的理解和互动,他的行为方式很难改变。 

  这样的行为方式就变成了他跟人打交道的一种方式。这样的方式就决定了他的人际关系,未来可能会是怎么样的。这个孩子是没有情感体验的,没有被理解,没有被妈妈懂得。在妈妈眼皮底下,但是妈妈没有真正的看见他,没有明白他在说什么?他的内心跟人没有建立起来链接,跟人是没有关系的,所有这样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会表现怎么样呢?

他跟人打交道,有可能是家长要求的。比如说很多家长会反映,孩子不跟人打招呼,不主动打招呼,家长要求他打招呼他都不打。如果您的孩子有这样的状况,你要去思考下,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是不是有忽视他的情况。我不理解他的时候有多少,为什么他对跟人打交道不感兴趣? 

  如果他有好的体验,比如家里的老人,奶奶或者姥姥对他很好,很关心他、很爱他、很理解他。我们所有的家长都爱孩子,甚至溺爱孩子,但是溺爱不一定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比如给孩子拍录像的妈妈,逗他想让视频好看,他也爱孩子,但是在那个时间不是孩子需要的。如果孩子被人理解,与人打交道时有被重视的感觉,这个孩子,他再遇到其他老人的时候,他会有一个怎么样的感觉呢?

   他看见年龄大的女人,就会想到他姥姥或者奶奶。他姥姥奶奶是令他愉悦的令他开心的,他会主动上前跟他们打招呼。因为他想他们可能会跟我玩得很好。 

  所以妈妈会给孩子形成一个孩子对女性的感觉,最初的感觉。孩子跟人打交道的时候对男人的感觉的形成,是爸爸担负着主要责任。我怎么样跟男人接触,男人在我的感觉里面是什么样的,就是爸爸那个样子,那个状态,他是令我害怕的,还是让我感觉到我被支持的,愉悦的。他在见下一个男人的时候,他的心里面会有一个预期。就是他感到害怕还是高兴。这样的感觉会决定他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我是接近他,还是远离他,躲着点。

 

  总结来说:妈妈是孩子和女人打交道的基础,爸爸是孩子和所有男人打交道的基础。爸爸妈妈和孩子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是孩子进入社会,最早是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幼儿园是孩子进入的第一个长期的稳定的社会环境,他怎么和外人打交道的基础能力,他和外人打交道需要依赖基础能力,他凭什么和外面打交道呢,而不是生下来就去幼儿园。他所具有的那些内在的东西,就是他跟别人是怎么打交道,如何打交道,这样的模式来支撑着这个人,去和其他的人打交道。

  支撑着他的这个东西的状态是什么样的,方式是什么样的,就决定了他在幼儿园的环境里面怎样去做,怎样为人处世,尤其跟老师之间的关系,取决于他和家长之间的关系。

   这样的模式的重复、强化、继续扩大延展。好像是一棵树,我们家长给他形成了一个树干,幼儿园又在上面形成了一些树枝,等到小学的时候,这些树枝可能又有了更新的分叉,之后上面再去长出来一些叶子什么的。这个人的人格就形成了,他是个柳树、他是个杨树、他是个松树、哪里是关键呢? 

 小的时候,尤其是一岁以内,其次是三岁以内,再然后是六岁以内。所以孩子一进幼儿园,在幼儿园期间他是怎么样的,入园的时候是怎么样的,就可以看到前面的养育当中可能会存在怎样的问题。我现在做亲子互动观察,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选择这样的一个服务,他们可以在孩子尽量小的时候,让专家来帮她看一看他们的互动当中存在哪些问题,怎么样能够及早避免。目前接待的所有家庭都能在这些小细节里面找到影响孩子发展的大问题。 

  这些问题,有的爸爸好像是在和孩子建立关系。有些爸爸真的很努力、很用心的陪孩子,跟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事情,但实际上孩子并没有和他真正建立关系,他没有走到孩子的内心去。在孩子成长发展的过程中,爸爸的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处理,这时候就要教爸爸怎么样正确的互动,并且爸爸要知道自己在家庭中的地位、重要性等,参加依恋工作坊,会详细讲解孩子心理发展的过程,爸爸在这些过程中要承担的角色及作用、明白自己将带领的方向,有了方向,爸爸才更清楚明白自己要怎么做,自己对孩子的性格、人际模式的形成担负着怎样的责任,爸爸妈妈也会克服自己的弱点,为孩子而让自己尽早、尽快地成长起来。有的夫妻关系之间的矛盾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呈现出来,可以看到孩子是怎样被影响的,孩子用怎样的方式来应对,并在爸爸妈妈的关系中承担着怎样的责任,这些都会形成孩子跟人打交道的模式。

 

  接下来就讲讲人际关系,人际关系对每个人的体验是什么?我们每个人都在跟人打交道,很多人说“孩子跟人打交道是没有问题的,他可以跟人交往,可以很开朗”。这样就结论他是好的人际关系吗?或者证明他是不自闭的吗?他愿意和人接触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人际关系,表面跟人打交道的背后,到底都是一些什么东西,他们有本质上的不同。

 

  大家可以结合自己去想,关系就是你和我的关系,我和你的关系,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还讲不到三个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只谈两个人,三个人会更复杂了。三个人的关系涉及到爸爸妈妈的关系是怎么样的、然后爸爸和孩子的关系,妈妈和孩子的关系,这样的三角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人在两岁左右,到青春期十五六岁十七八岁,三元关系都在发展。孩子的青春期,不仅跟普通朋友,也去谈恋爱,去建立自己的家庭,都根植于自己的原生家庭。原生家庭指的是我跟我爸妈或者我爸妈再生有其他的兄弟姐妹,也就说一个妈一个爸,加上他们的孩子构成一个原生家庭。原生家庭的关系模式就会成为我们所有跟别人打交道的关系模式的基础。

   前两天在群里有家长提到二胎的问题,老二出生了,老大会怎么样?这个时候要特别的注意,老大在老二出来了,对他会有怎样的影响,他的性格他的心理包括他的行为方式,都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而这个对孩子,不仅仅是老大,还有老二,他们未来在社会当中跟别人打交道是怎么样的,有机会你们听我来讲。我们家也是两个孩子,我是老大,这是非常巨大的人生的改变。 

 人际关系的背后,我自己的感觉是什么?你可以结合自己想想,因为别人你不了解,但了解自己,其实这也是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尝试着了解一下自己。比如一些销售人员,金牌销售,卖货卖的很好,有很高的销售额,但实际上这个人并不愿意和他人打交道,那么他和别人的关系是什么样的呢? 

  这个销售跟别人的关系,更多的是一个利益关系,是这样吗?我怎么样能够销售成功,我怎么样能够达到我的目的。实际上我们很多孩子现在也是这样的,跟人打交道,想到的就是我要做什么?我要怎么样,他并不是一个情感连接,对人没有感情啊。比如说夫妻之间也是一样的,夫妻之间的表现或者行为,比如经济上是独立的,还是融合的等等,也是有安全感决定的,这也是一种人际关系。 

  今天听课的人很多,有的同学已经没有耐心了。没关系,你可以出去溜达溜达,愿意听回来再继续听,不愿意听就可以不听了,每个人都以有自己的选择。 

  说到利益关系,达到目的,我会评价你是不是满足我了。比如说现在,我要的东西你怎么还不给我呢,你还没有给我,你不是一个好老师。这是什么,是在自己的框架里边,并没有进入到我的框架里边,没有跟着我的节奏走。那么你满足我你就是好的,不满足我你就是不好的,以实际效果来评判的方式,是说跟我没有情感链接吗? 

  有一些同学可能是我的学员的家长,也可能自己直接就是我的学员。我在讲话的时候,不管我说什么,他们都愿意听。只要听到我的声音,他们就觉得好,觉得有支持。这是什么?这是我们在长期的接触过程当中形成了一个安全感,形成了一个很好的信任关系。所以我们的接触是什么样的接触呢,是有情感的接触,是有情感基础的一种链接,这样的关系就会有不同。 

  我们还有第三种关系是什么?你是否会经常这样说,或者别人跟你回家说,或者你这样去要求孩子说:你应该怎样怎样、你应该如何如何、你应该把这个课讲的简短、你应该简练、你应该重视你的时间。

  “应该”的前提是我们已经有了一些标准,然后我们要按照那个标准去操作、去执行才可以。但是这个标准每个人可能不一样,你认为这样好、他认为那样好,重口难调。这个“应该”在心理学里边,我们认为他是一种攻击。这个攻击是什么?叫超我攻击。如果是说认为自己我该怎么怎么样我就怎么怎么样,那就是一个超我攻击。超我是什么呢?超我是用道德、用社会标准、用最高的、至高无上的一些条条框框来让自己必须要这样去做。不这样做不行,这就叫道德绑架。超我攻击是对自己的攻击。但对别人要求“应该”,是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框架标准去做事,否则你就是不对的,这相当于是对别人的攻击。 

  有些孩子可能有过于严苛的超我,被家长过于严厉的要求。你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家长跟孩子说多了以后,孩子自己会觉得我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当他不这样去做的时候,他就会觉得非常非常难受,那种感觉就好像用绳子把孩子捆起来了。然后当你把这个绳子没有了,他反而不知道要去做什么,他的胳膊不知道放在哪里,腿不知道放在哪,这就是意识层面的绑架。比如见人打招呼,你说这是一种礼貌,如果你不打招呼,你就是不礼貌的。那这个孩子不管喜欢不喜欢、不管害怕不害怕,见了谁都得打招呼,而且还要笑,不笑还不行。不笑呢,你不欢迎别人,会让别人感觉不舒服,所以为了让别人感觉舒服,自己的孩子不管他是什么情况,高兴不高兴,他都得咧个嘴呲着牙,冲别人笑还得大声说:阿姨好叔叔好。在这样的冠冕堂皇的理由之下,这个孩子会形成什么样呢?会形成一些他不愿意去做的事情也被你逼着去做,一些虚假的行为。这里有一篇关于假我真我”的文章,大家可以参考。

    被这些意识、道德绑架去做一些事情,也会在人际关系当中形成一个这个特点。他跟“假我”有非常深的连接。这样的孩子长大了以后会幸福吗?他都是为了满足别人的要求,为了满足他心里头父母强加给他的那些条条框框。他形成习惯以后,没有人要求他,他自己会要求自己这样去做,然后他以一个假的面目去面对所有的世人。真的自己,不愿意去做这些事儿的自己,是不敢出来的,是不敢露头的。这对一个人来讲是非常严重的伤害。他可能会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 

  在人际关系的背后,在跟别人打交道的背后,在每一个微笑的背后,都会有不同的感觉。这些感觉形成了,它不仅仅是性格,而是我们人在跟别人打交道的时候,我们是怎么样的。因为我们是来针对孩子讲的,怎么样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我们不去探讨说成年人面对的人际问题怎样去解决。

  成年人的人际关系问题不解决可以吗?看起来似乎不可以。如果你不解决的话,你这样的行为模式,你自己不知道问题在哪儿。然后你继续这样去做,无意识的去做,也会跟性格联系在一起比如说情绪,爱生气、爱发脾气,这些都会影响你跟孩子接触。你跟孩子的互动是什么样的,你对别人都不好,对你的孩子好这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模式已经形成了,改变起来是非常非常的困难的,必须在专业团体里边,或者是做一对一咨询的一个长长的过程当中,才有可能去改变。 

  在心理专业团体里,通过大家互动,互相发现,然后老师的指点及自己去学习怎么样觉察自己的状况,进行提高,这是完全可以的。我本人以及近十年带的这些学员家长们,都是这样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我们都有非常大的进步。所以家长们要对自己有信心,不要说给孩子已经形成了什么,好像很自责。不用这样,因为我们没有完人。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这样那样的一些状况,而这些状况是我们小的时候我们家长带给我们的。那我们就去怨恨他们吗? 

  我们家长的这些方式是从哪里来的呢?是从他们的爸爸妈妈那里来的。这是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的,跟什么毕业、有多少文化、懂几国语言以及挣多少钱等都没有关系。在会挣钱的背后,到底是利益、情感、还是被绑架,为了给父母争光,给家族争光,我去成为一个优秀的成功者,这个很难说,只有在进行心理成长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这些都是有很深的觉察才可以找到最根基的点。

  我们表面去看那些成功的人士,他们成功的原因背后是什么?我们不知道,可能有健康的,有不健康的。从哪里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成功的,从他的孩子身上知道。因为他所有的模式,都会传承给孩子。 

  有家长说孩子已经大了,超过了这个时间怎么办?脑科学研究表明,我们的大脑神经是可塑的,即使我们很大年纪,我们去做努力,去修改这些习惯。怎么修改?原先成千上百万次形成的模式,再经过成千上百万次的重复,好的方式的重复,去把原来不好的方式覆盖掉,这个人就可以改变,可以这么理解,但是恐怕我们没有那么长的生命。 

  对我们三四十岁的人来讲,我们要用比我们年龄更长的时间、更多好的体验,让自己改变,这是不现实的。如果对于两岁的孩子,我们去重复三年好的东西,到他五岁的时候,他可以变好了,这是可能的。所以这里面就需要方法,需要专业人员帮助你更快更好的达成,还有你自己的努力。

   孩子已经形成了怎么办呢?一方面我们家长要通过向专业人员求助,来了解“我是什么样的模式,我是什么样的习惯”,之后去改变,然后再改变自己和孩子的方式,学习怎么样去理解孩子的需求,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家长在心理的团体里边或者在一对一的咨询过程当中被理解,把被理解的感觉带给孩子。家长也是习得的,跟自己的爸妈没学到,跟心理专业人员去学习,去有这样的感受。这样的学习是要书本学习吗?我给你讲大道理吗?那是没用的。   

  你要有被理解,这是很复杂的过程,你有好的体验之后再给到孩子,慢慢就改变了。我原来也有很多状况,我们没有完人,我也有脾气,也有情绪等等,在学习心理学10年的过程中,我的孩子、家庭也越来越好,孩子也很优秀。所以是完全有希望改变的。 

  孩子已经形成的东西,靠家长自己去改变,就比较困难了。比如说他已经几岁了,一方面是你能不能知道他的问题到底是什么?你可能很难知道,因为你没有专业的学习,又没有相关经验,自己又身在其中。就算心理人员也看不了自己的孩子,如果遇到问题我们也要向其他人求助。对于孩子已经形成的一些东西的改变,可能只有通过求助专业人员去观察,然后帮忙去修正。尤其在幼儿园、小学,他已经遇到一些挫折或者一些问题的情况,就更要有专业人员介入。年龄越小,越早改变,效果越好。 

  今天的课程基本上就到这里了。好像是又一次呈现了我们在婴儿时期,家长跟我们互动的依恋关系决定了我们未来跟人打交道的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可以被修正的,家长要学习和提高,只是靠学习知识是很难达到的。通过今天的讲课,希望大家能够明白我们正确的方向,以及我们跟孩子互动,跟孩子在一起,方式对孩子的影响是多么重要。 

  至少你可以做到跟孩子在一起的时候要非常专注、非常友好的去倾听孩子的需求。但是孩子很多时候是不能表达出来的,他表达的不准确或者根本说不出来,他也不知道他要什么,所以家长要自己去理解,通过自己的经验去看我要给孩子什么东西,帮助孩子说出来。这样和孩子的一个好的互动,帮助他怎么样去建立跟人一种好的感觉。有情感的连接,才是一个人幸福的基础。尤其是在建立朋友关系、同学关系、同事关系,甚至是亲密关系,都需要有情感基础做链接。 

  没有情感,利益上面的链接,利益结束以后就不会再有让他感觉到被支持的东西了。情感永远大于理性,这是我们做过无数次的实验证明的结果。所以让孩子成为一个有情感的人,首先你自己要成为一个有情感的人,这是非常重要的。